index1_2
 
面对否定

    

 

 

面对否定
作者:冯宣东
 
       我们都还能想起儿时被父母、老师批评的情景,对于做了错事还是会感到惴惴不安。在工作中,面对领导、同事的否定,我们沮丧、苦恼,我们感受到了打击,无法被周围人们的接受和肯定,会使得我们有一种孤立的没有安全的感觉,在冷冷的背后还慢慢蓄积着愤怒,等待着爆发。

       现在的儿童教育,都会谈到赏识教育、夸奖教育,原因是人们的内心很脆弱,不管他外表看起来多么坚强,负面的信息会一点一点蚕食着我们脆弱的信心。

       适当的批评和否定就象给小树修理枝杈,可以让小树茁壮成长,但是过多的批评和否定又象是砍去了小树的主干,会让小树枯萎、死亡,人的内心同样如此。

       从事心理专业的工作者告诉人们负面信息的危害,期望着父母、老师、领导多给予人们鼓励和赞扬,也告诉他们运用批评的有效的方法和策略,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我们的周围永远充满快乐,不能保证我们永远不会受到否定,所以还需要我们自身增加面对否定的心理力量。

       1.一分为二

       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,对于他人的批评也应该考虑到两面的作用。他人批评我们,相信大部分是有益于我们的成长和完善,就象我们的父母批评我们总爱说的那句话:这是为了你好。

       所以,我们在听取他人的批评甚至是否定时,要思考他为什么这样,哪些是对我有益的,哪些是我真正的不足,不能让一时的愤怒替换了我们善于思考的大脑。

       而对于从小受到无微不至“呵护”成长起来的一代,早些经受一定的批评是提高心理承受力的好方法。

       2.允许犯错

       人无完人,是一句常语。无法忍受批评,对于他人的否定反应激烈的人,心理会有追求完美的倾向,他们不允许自己犯错,也不允许他人指出自己的错误,他们不认为自己有错!这样的人,可能真的需要做些心理调整,改变一些错误的认知,要允许自己犯错,也允许他人指出自己的错误。

       3.就事论事

       在我们遭受他人的批评、否定时,我们自己首先不能乱了阵脚,自己要将他人的意见归因于对我们某一事件的批评和否定,而不是借由某一事件诋毁了我们自身。虽然我们不能保证他人完全遵守就事论事的方式,但我们要保证自己能够有就事论事的能力,这不仅对于我们自身,也适用于对其他人,因为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们不会批评、否定他人。

       4.针对某类

       我们在工作中能够发现,似乎小王总会受到领导的批评,他虽然尽了很大的努力,但总是能够被领导发现不足,或者小张努力地与同事们搞好关系,但同事们却总是有意无意的在否定他的存在。也许正好你就是小王或者小张,这的确需要引起你的重视,要多问自己几个“为什么”了,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们如此的行为。生活、工作中确实会有这样的一类人不招人“待见”,他们无所适从,心内惶惶,真是这样,找个心理咨询师咨询,可以帮助你找出自身的原因,改善人际的交往,消除人们的负面信息。

       当然希望读者不属于这类人。

       5.奋起反击

       我们希望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和否定是就事论事的,是对自己一项工作、一个瑕疵的批评,这种批评对于工作的改进是有帮助的,是在肯定的前提下指出的不足。

       但是,有些情况下,批评和否定可能会演变为对于人身的一种攻击,对于人格的一种侮辱,这是我们不能容忍的!这种批评和否定偏离了应该有的初衷,转变成了一种指责,对于这样的情况,我们就需要反击了。以点窥豹是我们不应该做的,也不希望别人对我们如此。我们愤怒了!愤怒的表达不意味着我们要开骂或者动手,我们只要表达出我们强烈的情绪即可:这项工作我确实完成的不够理想,但这不代表我这个人一无是处,你对我的指责使我很生气!(你侮辱了我的人格,我很愤怒!)

       语气无法用文字表述出来,读者可以自行演练,表情可以体现你的情绪,语言中没有包含指责对方的词汇,完全是就事论事,这样即能够维护自身的尊严,也给对方一个强烈的震慑!表达完了,转身走人,剩下的该是对方反省了。

       6. 己不欲,勿施人

       又是一句常谈,但还是必要的。了解了我们怎样去面对他人的否定,也知晓了否定带给我们的痛楚,在今后的生活、工作中,将上面的方法换个角色,就是我们不要去做的警示,包括着爱人、同事、朋友等等所有你交往的对象。

 
无标题文档
2005-2006
地址:郑州市北下街26号(二七塔东200米左拐)五楼
路线:坐2、33、52、78、89、218、801路公交车到市体育场南门下车向西50米百盛广
 场(原汇龙城)南侧既到,坐98路公交车到终点站(北下街西大街站)下车向前走200米即到
网址:http://www.xlzxw.com  联系电话:0371—66265693
豫ICP备05018687号